顺治初年,李自成大顺军余部被清兵追击,一路败逃,被南明朝廷适时收编,并改名为忠贞营进入湖广抗击清军,然而,忠贞营在南明小朝廷内,却备受各方势力的排挤,根本无法立足!李过死后,高一功和李过义子李来亨无奈率部北上,途中却被降清的保靖土司袭击,高一功战死,李来亨坠马落入山沟……就在这时,来自后世的军官李元利灵魂附到了李来亨身上!李元利决定重书历史,自救于兴山;他要结束这乱世,救民于水火;他要我华夏,不再有乱世兵戈!然而,满清、南明势大,流贼众多,他又该如何去一一应对?
最后更新:2019-12-30 18:07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章 大结局
汉鼎三年十月,李定国率领十五万西南军区将士,兵分数路进入缅甸。
东吁王朝在大兴军面前仍然不堪一击,短短数月时间便告覆灭,根据李元利的指示,东吁王平达力被高信斩首于勃固,只将首级送到
相关搜索:明末之巨宼逆袭txt下载明末之巨宼逆袭 小说明末之巨宼逆袭txt明末之巨宼逆袭123明末之巨宼逆袭 小河有水明末之巨宼逆袭起点明末之巨宼逆袭5200明末之巨宼逆袭txt下载啃书网穿越之明末巨寇逆袭明末巨寇逆袭 小说
汉鼎三年十月,李定国率领十五万西南军区将士,兵分数路进入缅甸。 东吁王朝在大兴军面前仍然不堪一击,短短数月时间便告覆灭,根据李元利的指示,东吁王平达力被高信斩首于勃固,只将首级送到
连续几日的朝会、廷议过后,诸事都已安排妥当,接下来军中将领以及各省官吏只需按照内阁的既定方略认真落实执行即可。 五月初十日起,便有各地文武大员来陛见皇帝辞行,李元利一一加以慰勉,特
李元利的除瘴三策如下:一是除四害——老鼠、蟑螂、苍蝇以及蚊子,尽量减少疾病传播的途径。 填平坑洼,翻缸倒罐,堵塞树洞,消除积水,疏通沟渠,铲除杂草,水田养鱼。这些都是消灭蚊虫的方法
“朕准了!” 李元利看了一眼刘体纯,见他没有什么反应,似乎已经认可了这次对西南用兵,于是便继续说道:“此次征讨西南不臣之国,朕准备仍然分三路出击,一路以陈奇策为帅,率南海舰队官兵从
议政殿门外执鞭大汉将军见殿内嘈杂,于是提起手中长鞭来往空中猛地一舞动,“啪啪啪”连鸣三响。 这鞭名曰“静鞭”,长达四丈,鞭柄长约一尺,上面刻着一个龙头,执鞭大汉将军训练了几个月,方
从理论上讲,就算知道了蒸汽机的原理,也不容易将它制造出来,但李元利还是不敢大意,针对蒸汽机即将在国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他已经制定出了一套严密的措施。 每一台蒸汽机(包括替换的零件)都
对于瘴气,李元利了解得确实够多,不光是这一世曾经和老神仙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就是在上一世,他也曾经接受过山岳丛林生存训练,而且还穿过中缅边境到缅甸执行过秘密任务。 其实所谓的瘴气,
历史上东南亚国家除南洋诸国外,安南、缅甸、真腊(今柬埔寨境内)、暹罗(今泰国)、南掌(今老挝)等国都曾是中国的领土。 先来说说安南。 安南在西汉时便是中国的“交趾郡”,
掠夺型殖民不可取,它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为殖民者带来巨额财富,但殖民地的民众对殖民者深切痛恨,双方关系势同水火,哪怕过上几十几百年都不能缓和,这种情况是李元利不希望看到的。 商业殖民有
大兴朝汉鼎元年五月初五日,永历帝朱由榔退位,汉鼎帝李来亨即位,两道诏书布告天下,并分送蒙古诸部、倭国、南洋诸国以及西南诸土司、西北诸汗国。 次日大朝会,李元利封赏群臣,刘体纯位居首
戊戌年五月初五日,是永历帝禅位和汉王登基的黄道吉日。 按礼制,禅位也要举行大典,由永历帝宣读退位诏书,宣布禅位于汉王,然而永历帝半疯半痴,根本不能担此重任,只得由前明皇太后王氏主持
很显然,同样是请求内附投奔中华大家庭,琉球国王和苏禄国王的心思与目的却是截然不同。 自萨摩藩入侵琉球以后,琉球已经沦为萨摩藩的傀儡政权,就连琉球王的称号都被剥夺,改称琉球国司。
对于十七世纪的大明朝廷来说,琉球群岛就是鸡肋,不,连鸡肋都算不上! 打个比方,将它直接纳入治下,就好比后世将非洲某一穷二白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小国并入中国一样,不但占不到一丝便宜,还要
琉球王尚质请求削藩内附,这一点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却并不难理解。 有明一朝,琉球国都向明廷朝贡并接受明廷的册封,并且使用明朝的年号和汉字,是无可争议的大明藩属国。 琉球
四月中旬过后,本就繁华的燕京城更加热闹起来,而且还多了许多奇装异服的夷人。 不用说,这都是来参加汉王殿下登基大典的。 早在去年的时候,钦天监便测出了今年登基的黄道吉日—
彝伦堂内,李元利轻轻转动摇柄使处于蹄形磁铁中的紫铜圆盘旋转起来时,缠绕在铁块上的导线旁边的羽毛一瞬间就被吸附了上去。 “上堂课我们已经讲过电磁现象,今天我们来试验电和磁的互相转化。
大兴军在朝鲜逼得满清伪帝自刎身亡;俘获满清议政大臣范文程等鞑官以及家眷无数;汉王诏令朝鲜国主自请撤藩! 这几件事情无论哪一件都是足以令天下震动的大事,因此第二日一早李盖将几份奏折呈
李盖护送李淏一家、押送着俘获的清廷官员、家眷以及虏帝的尸首回返京师之时,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捉到宁完我。 跟随李元利多年,他很清楚王爷深恨之人不是已经自刎身亡的福临,也不是年过四旬已